传播与出版
中国教育蓝皮书
印第安纳大学饶海蒂教授 关于教育蓝皮书英文版的发言(节选)
分享按钮

饶海蒂(Dr. Heidi Ross)

  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东亚研究所主任和教育领导与政策系教授。曾任世界与比较教育学会(CIES)主席、期刊《比较教育评论》(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副主编、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教育系及亚洲研究项目主任。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并指导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研究,关注初中英语教学的历史与实践、乡村女童受教育情况、社会资本与社区教育、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等话题。

 
通过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China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荷兰BRILL公司已将自身塑造为认识到中国教育发展重要性、为英语读者及更多研究者开拓了解中国教育渠道的领军者。作为芝加哥大学《比较教育评论》曾经的副主编(2006—2010年),我感受到21世纪对出版业需求的挑战,感受到对严谨的编审过程的坚持,感受到在一个领域中持续出版卓越创新的学术研究的困难,感受到围绕高标准学术研究的激烈市场竞争,更感受到平衡上述各方面的一种强烈需要,即利用出版这个平台来指导并联系起那些将来会成为各自领域带头人的新学者。《中国教育蓝皮书》是理解中国教育的重要桥梁,我也希望它能在关注中国教育的学者们之间建立起更深入的合作与联系。据《中国教育蓝皮书》第一卷来看,对当代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分析将很可能为其特色。此外,它还有一项贡献同样不容忽视,即研究机构的中国学者在蓝皮书中表达了基于本土(以及全球视野)悠久教育历史与传统的种种洞见。
接下来,请允许我探讨一下这卷教育蓝皮书的学术价值及其带来的思考。为了让我的评论不至散乱,我将把焦点放在阅读第一章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上。这一章可说是全书之纲领,由主编杨东平教授所撰写,作为中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他对中国教育研究的深刻见解(以及贡献)可谓无人能及。在第一章中,杨教授综述了过去三年来的重要教育决策,其中包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他为后面的章节打下伏笔,也将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影响与挑战的社会因素和变革融入全卷视野之中——从人口变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到中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再到基础教育的转型和普及化。
虽不像《中国教育蓝皮书》其他部分那样有着引人入胜的数据分析并且清晰地给出了诸多研究结论,杨教授的评论与政策建议中却旗帜鲜明地突出了基于教育机会公平和普及化、学生本位的发展(我把它称作“为了全人类共同繁荣的教育”)这样的价值观,对教育体系与文化进行持续改进的迫切需要。杨教授其中一个观点格外抓我的眼球,他写到,“中国教育不断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中,这值得我们反思”。我认为,美国的教育当然也是如此,甚至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教育均处于这样的矛盾中。杨教授所谓的“不断冲突”,在中国的语境下,实际是指不断为冲破应试教育束缚,创造一个更加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和文化所作出的努力。从杨教授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种改变将是既漫长而又艰难的,因为“精英主义仍然是社会权威管理机构中的主流思想”。他所建议的对这种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的解决之道之一,预示了一个我认为极具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并可能在未来的《中国教育蓝皮书》里占据更大的篇幅。杨教授预测,“无数细微变革带来的公民社会的力量,将最终聚合成推动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尽管我个人对微变革能否动摇深植于强有力的传统和利益之上的制度化系统(在任何国家)怀有疑虑,但杨教授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引发了更多有趣的思考。
例如,杨教授所呼吁的以人为本、人文主义的教育,置于中国深厚的教育传统和对教育的地区/公民责任意识范式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多层次改革的背景下——从地方到全国甚至到全球,中国语境下的“创新”可以意味着什么?如果真正的变革来自于教育系统外的自发力量,那么“教育的科学发展”又到底意味着又能意味着什么?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