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出版
21世纪教育沙龙
NO.44谁来拯救我的故乡?—如何看待中国乡村凋敝现状
分享按钮

       春节期间,《一位北大社会学毕业生的返乡报告》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故乡的面目全非使作者讶异不已,乡村教育的凋敝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近几年出现的返乡笔记热,其背后是“乡愁”的共鸣。  

       2016年2月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搜狐教育频道在北京举办沙龙,邀请《一位北大社会学毕业生的返乡报告》的作者杨仁旺老师,关注农村教育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以及支持农村教育的公益机构感恩基金会的秘书长才让多吉,从不同视角探讨如何认识这种农村发生的变化、农村凋敝的根源等问题。

 

       杨东平:返乡笔记热度过后,农村的出路何在?

       今年的返乡笔记中比较早的是广东的女教授黄灯写的《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此后,一个上海女孩在江西的一顿晚饭引爆了舆论,尽管它被证明是一个假新闻,但是它所承载的问题还是真的。还有一篇很有影响的是《一个北大毕业生的返乡报告》。我也长期在做农村教育,对农村有很多的感受和观察,我想有这样三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第二,我们看到的乡村状况是真的吗?不是戴了有色眼镜、不是局部的、个别的、片面的吗?第三,农村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

       乡村破败的背后,有一些是整体性的,在城市也在发生,如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变化,消费主义、物质主义蔓延等等;但还有一些涉及我们的现代化模式、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问题。几十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抛弃农村的现代化,通过户籍制度等形成乡村城乡二元结构,所有的好处都不给农村,对农村采取歧视的态度、是一种抽血的做法。如同教育问题一样,国家的资源主要投入城市,优秀的学生、老师都抽走了,农村教育怎么能不衰败呢?【阅读原文】

 

       杨仁旺:“拯救乡村”可能是个伪命题

       由于本人的一篇拙作《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故乡》也曾在网上热传一时,因此很荣幸地受邀参与了此次沙龙,并且借着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我对拙作进行了一次重新的审视与反思。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同理,未经(作者)审视的文章可能是不太值得(读者)细读的。我希望通过这一次重新的审视与反思,尽力去感知乡村的热度,去寻找乡村的希望。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到了十二个关键词,其中之一是“屏读”。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屏读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屏幕,上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信息的泛滥,注意力成了高度稀缺的资源。然而当某个话题演变成了公共话题,引发了刷屏效应之后,就会反过来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话题之上,否则我们在社交时就没有了共同话题,而一旦失去了共同话题,就意味着缺失了“社交货币”,这在社交过程中就容易被边缘化。    

       那些吸引了大量注意力的公共话题制造者,此时要担心的就不是注意力稀缺了,而是注意力集中后露出的锋芒,事件的真实性和叙述的逻辑性会被置于高亮度的聚光灯下反复拷问,所以“上海姑娘逃饭事件”不久就被证实是编造的;“东北农村妇女组团约炮”的文章也被证实是闭门造车的夸张之作。而我的文章虽然是根据自己返乡的真实见闻写成,但是用语言叙述事件这一过程就已经有可能对事件本身造成扭曲和异化,如果再加上价值判断和归因分析,就更有可能留下值得质疑和批判的空间。因此,网上出现一些批驳我的文章和评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虽然批驳文章和各种评论中充斥着尖锐的价值对立,反应出当下中国的舆论生态呈现出严重撕裂的局面,但是正因为这些尖锐的批评,促使我对拙文中的每一个事实判断都重新做了一次检视。以下便是我对拙文的一番自我剖析,由于个人知识视野和分析能力的局限,有可能导致反思不够深入,不够彻底,或者矫枉过正,就只好请教于大方之家了。【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