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出版
21世纪教育沙龙
NO.46 “台湾教改领袖谈台湾教育”
分享按钮

       3月26日, 21世纪教育沙龙第46期“台湾教改领袖谈台湾教育”在深圳南山华侨城EPC艺术中心举行。台湾振铎学会创会理事长、台湾行政院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委员丁志仁,台湾振铎学会理事、台湾社会教育事业协会副理事长萧典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沙龙。来自广东、辽宁、浙江、贵州、甘肃等地的教育研究者、政府官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公益机构的代表等50余人参与了本次沙龙,沙龙由21世纪教育研究项目经理张婧主持。

       沙龙上,丁志仁做了主题发言,介绍了台湾教育现代化经历的四个阶段和“实验教育三法”的内容。他指出,台湾的教育变革是台湾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是台湾走向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一个环节。台湾教育变革的方向就是将原有的“社会金字塔”、“学校金字塔”、“学生金字塔”降低或予以平台化,让民众可以享受中小学阶段公平优质的“均优”教育。台湾“实验教育”的立法,所提倡的是平等的学习权,体现了台湾由“国家教育权”到“国民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并行的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关注个人成长发展的“适性教育”的转变,并让实验教育和原有的体制教育可以相互交流促进,让台湾教育的发展可以“两条腿走路”。

       主题发言之后,两位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提问互动,就大陆如何借鉴台湾教改经验、教育立法、政校关系、实验教育、家庭教育、历史教育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解释了许多台湾教育的现象、澄清了一些误解和迷思。丁志仁表示,台湾的教育改革也借鉴了许多芬兰的经验,我们必须认识到,唯有尊重教育规律,敢于触碰既得利益,教育改革才可能进行。而公共教育的两大基本目标就是有效帮助受教者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目标互为拮抗,都不能追求极致。萧典义指出,为了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教育的趋势就是从“拼第一”转变成“找唯一”,不再由升学主导学生的学习,而是用全人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顺应天赋、终身学习,成为“唯一”的自己,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跨界跨领域人才。

 

(沙龙现场,从左到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经理张婧,台湾振铎学会创会理事长、台湾行政院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委员丁志仁,台湾振铎学会理事、台湾社会教育事业协会副理事长萧典义)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