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出版
21世纪教育沙龙
No.39 谁说学习不好玩——在游戏的世界中玩转学习
分享按钮
近年来,“游戏”和“学习”的界限日益模糊,游戏不再只是学习之余的纯娱乐,而是以一种全新、高效、充满童趣的方式,使孩子们沉浸其中的学习体验。于是,人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能够诠释将游戏成功地用于开发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性能力的全过程。
8月30日,21世纪教育沙龙第39期邀请到三位嘉宾:北京市棉花胡同幼儿园科研主任刘峰峰、人民建筑基金会策展人侯唯唯、日日新学堂创始人王晓峰。他们在现场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玩转游戏化学习”的新天地。
 
游戏创造了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专注于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相关研究的刘峰峰介绍:“根据2012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解决的是自我和他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一般包括自我概念、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她进一步解读,自我概念指儿童有没有积极的自我认同、归属感、能力感和自信、价值感和自尊。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指能否识别他人的情绪、调节自身的情绪,能否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规则,能否相互尊重、聆听、不使用暴力、相互帮助等。
“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案例,有许许多多。”刘峰峰就一组照片讲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搭积木的游戏:三个大班孩子给城堡小心翼翼搭地基,搭好地基还要继续搭一个菱形结构的轮廓,这个部位比较难搭,他们经过商量请了一个穿蓝衣服的伙伴来帮忙。城堡越搭越高,男孩子要站到小板凳上才能够着,女孩子就在下面递积木。孩子们把城堡搭好了,还加上房顶,又搭了一条通往城堡的路。可不知谁无意间碰了一下,城堡一下子塌掉了。于是,孩子们一起收拾积木,边玩边收。她强调,这个游戏让孩子接触到合作、协商、轮流、规则、观察和模仿、责任、坚持、自信,以及遇到问题的反应等。孩子们接触了游戏中的这些概念,有益于自身的社会性发展。
在一组组照片中,有玩娃娃家的游戏:扮妈妈扮爸爸的不仅给娃娃喂饭,还给奶奶捶腿,陪奶奶散步,带爷爷去看病,孩子们用自己做的白纸头套给扮爷爷的戴上。有玩小吃街的游戏,桌子、椅子、厨师、服务员、食客一应俱全。还有玩小超市的游戏,孩子们商量要卖什么,怎么让所卖的商品畅销。她介绍,这类名为“扮演角色”的游戏,深得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喜欢。他们在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的过程,收获到与玩伴交往、协商、分工、合作、责任感、关心他人,以及自信心和价值感。
    在玩陀螺游戏的视频中,孩子们一直在尝试拼成不同的形状以及使用更多的材料。其中不乏玩伴间的观察与模仿、共同的经历与感受、彼此技术的分享、不同观点的表达等。刘峰峰说,这些游戏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空间结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总之,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是多样的。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创造了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游戏中的儿童往往表现出超乎想象的能力,他的逻辑思维、与人交往,探究精神、意志和坚持,都比他非游戏状态下要高出很多倍。这是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刘峰峰认为,因为游戏中的儿童最自由、最自主、最自信。所以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保证孩子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至于幼儿阶段适合玩什么游戏?她认为,家长只要有一颗游戏的心,时时、处处、物物皆游戏。比如包饺子时给孩子一块面他就会玩起来,带孩子外出散步时玩捉迷藏游戏,抱孩子时把他高高举起再轻轻放下都是游戏。语言游戏说反正话、说绕口令,动作游戏拍球、跳绳、踢毽子等。只要家长多观察、关注自己的孩子,耐心加细心多陪他玩,做他亲密的玩伴,就会发现他最喜欢最适合的游戏。
 
乐高课程是和儿童玩出来的游戏
 
    长期将乐高积木玩具用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侯唯唯,最初是在大栅栏社区为一些放学没地方做作业的留守儿童做乐高课程,也就是通常说的游戏。她说,乐高作为一种特别好玩的工具,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成人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让小孩子读懂绘本中的内容,完全可以用乐高块搭出书中的人物和场景。读是接触新知识的一种方式,动手搭出想象中的东西,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再进一步就是表演出来,让孩子们体验人或动物的各种动作。
侯唯唯坦承,课堂里最大的挑战是孩子们不想跟你玩。那么用什么游戏方式让孩子们接受?答案就在家长或老师要用童心和孩子一起逐个环节做。比如和孩子一起在一张大纸上画一张画,孩子会慢慢适应,觉得这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好比阅读,家长或老师要求孩子看绘本,自己却看电脑、电视,那孩子肯定不会顺顺利利读绘本的。
“我们的课程就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出来的。其一是发现自己,包括老师在内都要搭出自己;其二是发现身边人,包括自己的家长、朋友、同学,还有发现环境,包括自己的学习环境或者生活环境。搭出或画出这些的创作状态就很不一般。其三是思维模式,每个孩子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最后是设计台站,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设计出不同的挑战。”侯唯唯认为,最重要环节是问问题,要思考问什么问题,只有问对了问题才可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目的是培养孩子们遇到问题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要给游戏中的孩子一些鼓励
 
王晓峰一向秉承“自然而然教育观”。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和游戏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有所区分,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011年9月,有二年级的一个班从其他学校转进了日日新学堂,老师们纠结得很,因为课堂上孩子们坐不住,乱乱哄哄,下课铃一响又会嗡的一下跑到操场疯玩。怎么办啊?他决定索性让他们玩个够。结果来年过了“五一”,孩子们没有了向外玩的念想,开始收心,在班里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比如有一些深度、有一些逻辑的读书、下棋…
“我们也可以将孩子玩游戏理解成是他学习的不同方式。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只需要有大脑的学习,而无需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学习。”王晓峰说,有人没见过苹果,别人怎么讲这人也不明白,这人如果尝了一口,就很容易明白苹果是什么了。孩子如果没经过感性的游戏,他理性知识的学习就是空中楼阁。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学习只为了考试,考完了大脑就会删除很多知识。现在孩子们喜欢玩乐高,是在满足心理的一种需求,即身体其他部位参与学习,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才可能与理性的学习连接。
王晓峰认为,现实游戏的乐高积木是一种有目的的游戏,即成人为了孩子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而设计的。其实更多的孩子喜欢无目的游戏,因为他会在其中感觉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存在,而且自己去探索的东西和他的想象力就会联系在一起。“我要让它变成什么样”的愿望中离不开想象力的展开,边想象边构建直至完成。经历这个过程,孩子只是觉得好玩。
“孩子做喜欢的游戏,成人会感到这个过程太不可控,不确定它会发展到哪里,于是就为孩子设计有目的的游戏。”王晓峰认为,游戏的有目的和无目的是各有长短的,随着孩子一年年长大,有目的的游戏会逐渐增加。比如有角色扮演的娃娃家游戏,对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就很有利。当然游戏中可能产生种种矛盾。比如说着说着打起架来。现在的孩子都不会打架。日日新学堂有武术课,从摔跤开始到真正的搏击,孩子有了身体的接触、力量的抗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种游戏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个体游戏更多的是发展自我的感受,集体游戏有益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孩子做游戏的理想状态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如果成人给他创造条件去玩,并且给他一定的鼓励,他就会有成就感,进而继续去探索,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王晓峰强调,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变化的,作为成人要接受孩子的兴趣变化,当然也不是说孩子今天想玩就玩,明天不想玩就不玩,而是要逐渐引导孩子有一些理性的思考,比如寻找游戏与自己的共振点。
王晓峰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兴趣点在哪儿,他自己在孩提时是不知道的。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带孩子多观察、多体验:一天到晚医生在做什么、老师在做什么、商贩在做什么等等,孩子兴趣的转变往往就在这样的观察和体验过程中。
在沙龙现场,王晓峰介绍了一个针对学前孩子如何观察人的小游戏: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做,比如乘公交车看准一个人,给孩子一个一个性别、穿什么颜色衣服等条件,孩子就会找,找到了会非常开心,因为获得了成就感。这个游戏,通过给的条件越来越多,找的范围越来越小的过程,对孩子学会逻辑思维特别有帮助。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