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出版
明德教育沙龙
No.37 如何达成共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艺术
分享按钮
2015年1月3日下午,来自美国的特邀嘉宾jack和kay(扬州中学美籍外教)与家长、心理咨询师、校长等朋友,在扬州市先锋书店一起讨论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艺术。
 
【家长困惑】
想说不敢说,说了又怕说不好。
——家长黄禹
【学校回应】
让沟通变成日常交往的需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梅岭小学西区校副校长李吉银
 
家长想说,不敢说,怕说得不对。其实造成这些家校沟通障碍、甚至矛盾激化的关键,归结于老师和家长之间情感距离太陌生、太遥远。
 
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观点:沟通应该是日常交往的一个需要,而不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时的需要,老师有问题的时候才找家长,而家长通常也不会去找老师。家长觉得跟老师说话,总有一些不自然,这使得家校沟通目的都指向了解决问题,事实上这就是最大的障碍所在。
 
【国际分享】
 
家长和教师是一个教育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摆正心态,多说好的。
——扬州中学美籍外教  Kay
在美国我们建立了一个像三角形的模型,学生是它的基础,另外两个边是家长和老师。如果学生、家长、教师任何一边,三角形都不能维持平衡,我们是一个团队来完成教育这件事情。教师需要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学生取得成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
 
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矛盾,就会上升到学生身上,影响学生思维和行为。如果我们对任何一边抱有恐惧,学生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们有任何一个举动的时候,都要将孩子放在中心。
 
在美国,一个老师大概得在7点半上班,他们从早到晚都有课,没有休息。每个老师大概每周要上20~30节课,每天要照顾20~100个学生。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老师和每一个家长面对面沟通比较困难。
 
老师与家长沟通采用邮件的方式。每天老师都会收到孩子和家长的邮件,家长的问题很简单。比如“所有的事情怎么样?一切都OK吗?”这样的问题。一封2分钟的邮件,即可保证教师和家长间的良好沟通。
 
对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家长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家校沟通时候多说一些好的事情。如果他们听到很多好的事情,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好,这样的交流更利于学生去改善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做得更好。我们始终要记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我们要记住三角形中的每一边都要给更多的正能量。
 
【拓展】中外家长会现场
 
(扬州中学特级教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
 
美国学校开家长会的方式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分类开家长会,开会家长、学生、老师三个人单独沟通。学生先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校的表现,然后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说明和建议,最后是家长来讲。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家长会应该要改,包括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形式在学校的层面上应该做一些改动。
 
我们现在的家长会是审问的方式,老师审问学生的过错,家长越听越不高兴。这种方式并不是沟通,而是教师将对学生的怨气踢给家长。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家长会的内容是把学生的成绩和表现简单说一说,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什么样的,教师也不知道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是怎样的。这样的一种沟通方法、行为模式是需要改变的,如果不改变,有效沟通就不能形成。
 
孩子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客体,也就是家校沟通的冰山一角。只有真正以孩子为中心,抓住这冰山一角来训练的沟通技巧才会有效,也才会有意义!
 
【冰山理论】孩子是家校沟通的基础和桥梁
 
于蓉(育才实验小学教师):家校沟通的前提是信任和了解。学生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如果这个桥梁断了,这种沟通就会出问题。桥梁断了正是因为一些信息表述的断层。作为家长,不能全盘相信孩子说的话。当前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是通过学生自己来表述的,但是孩子可能受到自己认识和情绪的影响,说出让家长误会事实的话。当我们听到一个信息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对信息进行理智的吸收和分析处理。
编辑|庞建杰刘世敏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