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及倡导
农村教育研究
“农村教育何处去”沙龙综述
分享按钮

      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农村学校如何实现教育突围?2016年9月2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都观察和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联合主办的“农村教育何处去”沙龙在三联韬奋书店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Education Action Project)中方负责人张林秀,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美丽中国首席教育官康健,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原山东潍坊坊子区教育局长刘伟等几位老师与现场媒体、观众交流了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出路。REAP团队的实证研究揭示,0-3岁儿童营养匮乏导致的智力和体力迟滞,是农村学生学业成绩落后的重要原因;康健老师将云南楚雄东瓜镇的一所村小,改造成与政府合作、委托管理的“美丽小学”,出任校长,是通过制度创新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要探索,令人期待。本文内容根据沙龙发言与研讨整理。

 

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

营养健康状况堪忧

张林秀:65%-70%的农村学生都存在健康或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不平等问题甚至在婴幼儿就已经产生。我们经常说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起跑线在哪?婴幼儿。生命头1000天是宝宝发育最好的时期,大脑发育的敏感期是0—3岁。诺贝尔经济学家讲,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干预在婴幼儿阶段的回报率是最高的。而我国在婴幼儿营养科学养育方面的投资几乎为零。我们在陕南对约2000个婴幼儿的营养健康和能力发展状况做了贝利测试,综合起来,约有40%的婴幼儿,在智力或运动发育水平上滞后于同年龄段“正常”孩子,而他们还不满一周岁。


师资问题交叠存在

康健:真从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数据和实际情况很不一致,教师的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水平高的老师留不住。很多贫困地区的老师,让代课老师来教,自己跑到沿海打工去,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
刘伟:特别是2001年课改以后,我们对老师和教育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但是我们老师还跟不上要求。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育和教学方式上。影响师资的另一因素是教师待遇:乡村环境比城市差,年轻人在偏远的村庄里,工资却没有相应体现;而且个人成长、成家压力大也很。


农村教育目标与功能

杨东平:我们现在的农村教育是在复制城市的应试教育——同样的标准和规则。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能力都难以和城市竞争。这种竞争实为龟兔赛跑。
张林秀: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教育,作为公共资源,就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的,是为了社会转型服务的。同时,受教育者也能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回报。而动态地来看,不见得所有人都要去上大学。我们发现有的农村是“不上大学等着穷,上了大学立刻穷”。

      而从教学目标来看,城乡目标是一样的,让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竞争力,所以教育水平标准不应该降。但是方式方法要改进,比如我们要去思考怎么让课件更接近农村孩子的生活。

康健:乡镇以下的边远学校绝不能走复制主义或者跟随主义。跟随主义看起来形式上公平,实为不公,因为城乡差距把最优质的人力资源都从农村抽走了。

 

农村教育改革的探索

改善健康状况

康健:部分农村环境恶劣,污水、垃圾、饮水系统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我们十几个大学生在村子里,从健康、卫生、安全、运动等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我们不是炒分数,绝不跟着人家走。这是在体制上的突破。

张林秀:我们团队进行了很多干预实验,验证了影响学业成绩的多维度因素。我们很多干预研究证明,营养健康状况改善了,学业表现会提高。比如,有的孩子视力差,学习成绩差;我们帮他配一幅眼镜后,他的学习表现是很高的。 

提高教育信息化

张林秀:我们开发了电脑辅助学习的软件,安排孩子每个学期去上两个45分钟的课。考虑到小学贫困地区计算机老师不好找,我们的课程设计可以让任何一个老师拿着课件,维持秩序,让学生自己玩45分钟。效果有二:一是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比不玩的人提高快,后进的孩子赶上来了;二是电脑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

康健:我们把网络放到留守儿童家里去,让他们跟父母视频。我们给老师把电脑室改造成一个同步直播教室,学生得以回归课堂。就像张老师所说,早期干预非常重要,我们把最好的资源给了一二年级。

 

革新教学方式

刘伟:我们整个团队研究参考美国教育署长博伊尔设计的基础学校,用了三年时间,将他的教育理念和工具设计与我们农村教育现实相对接。我们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真实情景,创新学习,概念驱动。整个学校三万平米,一千多个孩子,80多个老师,班额不超过28人。我们在这样的适应性设计基础上在一年级做了一年的实验,按照博伊尔的工具来操作。我们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改变以后,学生学业能力很快提高,我们学校也实现了和外面世界的对接。

 

优化教师培训

刘伟:教师培训效果并不理想。要给老师一套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学习,适应,使用方法,进而实现个人改变和提高。我们教给老师什么?就是一套中间工具,一个强大的资源库作为老师教学的支撑。再者,要协同教学,发挥资源,促进老师成长。

康健:非定向教师体系实行以来,强制性降低,大量教师岗位由志愿者担任。教师到底从哪来?怎么培养?城市和乡村都面临这些问题。真正要解决乡村教师问题,第一要落地扎根,第二要针对乡村特点进行培养,保障教师有综合能力。我们想自己建立一个乡村教育学院,针对包班制,重新培养农村教师。

张林秀: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师培训,但是效果有待提高。我们不是没有资源,而是应该利用好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真正满足当地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并保证培训内容最终落地。

(本文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实习生李岱璇整理撰写。)

 

Copyright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京ICP备09037896号